2011年4月25日 星期一

Apr.2011 讓清大人社營成為輸出革命的基地!


˙人社12 陳為廷
  每年暑假,系上都會辦一個「人社營」,讓高中生參加。向高中生推廣學科的同時,也順便招生。這個營隊的形式通常是,安排一些時段,由教授或學長姐講述學科內容;剩下的時間,就是跑大地、夜教、晚會……如此度過三天。這種營隊形式套用多年,或許是時候討論一下它的效益及更多可能性。
  我在此提出的可能性包括下列這些:要在營隊課程中將知識與生活結合、並且擴大高中生組織的結盟,同時捲動在地學生的參與。
不應把營隊當成「目的」
  以往的營隊形式,通常是與參與者/主辦者的生活斷裂的。我們把營隊當成「目的」,就是選一段時間,大家聚攏過來、做好一件事,然後就散了。
  對高中生而言,這三天就是來聽聽學科簡介、玩遊戲,頂多認識幾個學者的名字,晚會看看跳舞、戲劇覺得好好玩,然後就回去繼續他的高中生活。營隊中聽到的、看到的東西,基本上不大會用上。大概過沒一個月,聽到的東西也忘得差不多了;而對大學生而言,我們得到了什麼嗎?──事實上,除了「增加辦活動的經驗」、「跟系上同學感情變好」以外,我好像還沒聽過跑班的學長姐講過什麼好處。
  作為一個「人社營」,我們到底有什麼獨特之處?我們是真有什麼價值理念想要傳達、藉營隊的形式化為行動;或只是找藉口來辦一個大型的聯誼、玩樂活動呢?
營隊作為一種行動的「手段」
  人文社會科學無非是提供了各種工具,使人們得以理解自己的生命經驗、及所處的社會環境,進而有行動的可能。如果辦營隊的目的是希望輸出我們的理念、與高中生對話,甚至進一步改變他所處的社會;那麼,我們的作法就應該是從高中生的生命經驗出發,在營隊過程中,將我們的知識訓練與他們的生命經驗結合,最後,讓大學生與高中生彼此結識、組織成一個團隊,進一步實踐這幾天營隊中形成的共識、行動方案。
  如此一來,營隊就不再是「目的」本身、不是一個飄浮在人們生活處境之上的幻夢,而只是聯合彼此、謀求改變的一種「手段」。
生活結合知識
  實際的作法大概是這樣。
  在課程設計上,不再包山包海地講述學科內容,而是選一個與高中生活相關的題目出發,以各種學科的研究、觀點作出闡釋。讓高中生結構性地認知到自身的處境時,也可以大致理解這個學科觀看世界的方式。
  比方說,透過討論駱明慶的論文〈誰是台大學生?〉,可以讓高中生透視考試制度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篩選機制,也可以看見社會學所強調的「個人在結構中的限制」;歷史學,則可以談談前陣子吵得沸沸揚揚的高中歷史課綱修訂問題,檢視史觀的型塑與我們生活的關係;性別研究上,則或可談談高中校園中的同志、跨性別議題。
  這些議題的講述者可以是老師、也能是學生。至於該納入哪些學科、設定什麼議題、用怎樣的視角談論這些議題,這當中必然有許多討論、溝通、甚至鬥爭的空間。
  系上常有一種聲音,認為談及革命、社會運動,就是「那些念社會學程的人的事」。但我想,立場、理念的區隔從來不是以學科為界。我們除了專業、還擁有一個「公共人」的角色,有我們對公共事務的判斷。
  這些討論的過程對我們自己有重要的意義。唯有透過這些討論,我們才能釐清清大人社共同信守的價值、與彼此的差異。
擴大組織結盟、捲動在地學生
  除了知識上的對話,我們還應該讓高中生有交流行動經驗的機會。
  由於高中校園的普遍不自由、資訊封閉,這幾年有許多高中生組織相繼成立、採取行動。比方成果最豐的「烏鴉邦高中校園民主促進會」,他們曾組織學生要求教官退出校園、編輯「校園民主行動手冊」,教導高中生如何爭取權利;潘醇、陳其曾參與過的「竹中LIGHTER」以及蘇小萍參與的「中區社會營」則是由大學生為高中社會組學生籌組的營隊,他們邀請參與公共事務的學長姐回校作科系介紹,往往也「偷渡」一些進步理念;徐豪謙的「高中制服聯盟」是身經百戰的高中同志社群;之前發起「反國光石化靜坐」的彰化高中組織、以及我參與的「苗栗後生讀書會」,則在故鄉進行訪調、關心故鄉公共事務。
  
  同時,清大作為一個紮根於新竹的學校,我們更應該與附近的高中生聯繫,邀請他們參與我們在新竹的行動。
  營隊招生時,我們就可以特別邀請這些組織成員、在地學生來參與營隊。營期中讓各組織者分享行動經驗。讓成員認識彼此、也讓組織外的學員理解高中生行動的諸多可能。
讓清大人社成為輸出革命的基地
  經過密集的知識交流、經驗分享,我們跟高中生之間也有了更緊密的關係。營隊結束後,未來高中生有任何知識上、行動上的需求,大學生都可以給予各種支援;大學生的行動也可以捲入更多在地人參與。
  清大人社可以成為一個輸出革命的基地!

Apr.2011 我的雙主修歷程


˙人社11 陳冠旬
       我的學習歷程,當初高中是三類組,由於想要讓自己的視野更開拓,接觸自己從來沒有碰過的東西,在推甄時選擇進入人社系,雖然歷史地理對我來說曾經是一種障礙,但我覺得進了大學,一切都可以重新學過,兢兢業業的求學,讓我在學業上都還沒有遇到太大的困難。這篇主要是要講我的雙主修歷程,先說明一下我的現況,我是人社院學士班四年級的學生,雙主修資訊工程學系三年,目前推甄上清大的資訊工程學系碩士班,等待畢業。
        當初會選擇雙主修資工系原因不太多,因為從幼稚園家裡就有讓我接觸電腦的環境,從只會打遊戲到想要了解所有電腦相關的興趣。然而這樣的興趣在我小時,從來也沒想過會走上研究所的路。高中在選組的時候,因為對於未來的想像還不明確,所以選擇第三類組,想說什麼都念,未來都有機會。由於高中時期太多的外務,讓我自己對課業的掌握並不扎實,所以學測有了還不錯的成績,就逃避了指考,直接推甄人社系。當初推甄時就有想過,如果我真的不喜歡人社系,至少我可以在一個資源豐富的學校想盡辦法找到我喜歡的領域學習,且當我大二時,我的發現成績在雙主修的門檻邊緣,且可以透過雙主修我可以延續小時候的興趣,又可以增加我的專業能力,所以我提出申請。
        整體來說,我的雙主修經驗蠻順遂的,因為有推甄的打算,我在大三開始跟教授做專題,積極面對每一次的考試與作業,因此拿到書卷獎,並受到天下雜誌的訪談,這些外在表現都讓我在推甄時握有不錯的籌碼。如果同學有要推甄的打算,最好早點開始規劃自己的修課以及分數的掌握。每天花一點時間想一下,一開始可能下不出最好的決定,但隨著自己能掌握的課業分數越來越多,答案終究是找得到。
對於雙主修理工科系的狀況來說,因為自己的身份特殊,在修課時除了靠自己努力,需要點運氣去認識一些明燈,供自己在緊要關頭還能找到一線生機。我認為雙主修理工科系時,你需要的除了是自己基本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還是不怕苦。如果你真的有興趣,肯花時間問同學,基本上都會得到應有的收穫的;教授也不會吝嗇教一個可能比大多數人更有興趣的學生。當然過程中我也曾經迷惘,但最後還是熬過來了,自己的經驗跟大家共勉之。
        我在人社系修的學程是文化研究以及性別研究(現在已經沒辦法這樣修了,所以大概只能僅供參考)。因為文化研究的緣故,我在面對雙主修的人事物時,我能用比較宏觀的角度來看待,自己也比較不會進入死胡同。性別研究的部分對於雙主修來說,我處在一個充滿男性的場域下,比比皆是的案例都做為與上課印證的題材。我認為不用特別去想像自己要如何結合自己所擁有的知識,因為思考的方式的不同,操作的方式不同,得在什麼樣的環境,用什麼樣的腦袋。你需要保有的就是對每一件事物的熱誠,因為這不是過去求學經驗中有的。
        我還是得說,因為推甄上了,所以心情放鬆了;換句話說,我從來沒想過自己沒推甄上怎麼辦,因為似乎一竿子打翻了自己過去的努力,到頭來要給人交代時,無論自己,無論家人,都是十分難過的吧。很慶幸自己能有機會照著規劃完成自己的目標,希望大家也能順利找到屬於自己的路。

2011年4月24日 星期日

Apr.2011 多一個觀點看世界--- 社會學程 x 性別研究學程


˙人社12 許家瑜
        在歷經大一各學程的導論課之後,我想大家多多少少也浮現出了對各學程的想像,也逐漸開始要面對選擇學程的問題。我想,除了對一些志向相當明確的人以外,選擇學程都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而我最早進大學以前,其實是對經濟及歷史有興趣的,現在會變成社會學程的學生,確實也是始料未及的。我覺得,大家在選擇學程的時候,其實應該先注意的是自己關注的究竟是什麼?在歷經大一的摸索、大二的試探之後,我逐漸找出我所關注的核心 --即公平。而在社會學老師們的提醒之後,我才逐漸發現到以往認為有點「違和」的社會現象,其實在在都存有相當複雜的意涵,「不再把自己週遭的事視為那樣的理所當然」便是我選擇進入社會學殿堂的關鍵。
那為什麼會選擇性別研究當作副學程呢?很多人都好奇我身為一個生理男性怎麼會加入性別研究,其實我非但不是一個女性主義者,更不是一個為了捍衛女權而努力的人,但就如同前面選擇社會學程的原因一般,我只想追求一個公平,追求一個對男性公平、對女性公平、對於其他性別的公平而已,我渴望找出一個能讓我滿意且信仰的答案。
學程之間的互補
        我常覺得其實我是選了兩個社會學程吧!畢竟性別也是社會學研究的一塊重要的領域之一,且清大社會所的四個專長領域之中就有一塊是性別社會學。另外,我覺得其實在社會科學的領域當中,你多進入一個領域,就等於你多了一種觀點來看世界,傳統的社會學常在關注權力、社會關係等等的,但更常忽略了性別的問題,我們常把人視為相同的存在,然而這視為「大家」的觀點常常都只是男性的觀點而已。而多了一種性別研究的觀點,就可以盡可能地補齊這其中不足的地方,畢竟社會是很複雜的,沒有辦法單以一種觀點就可以完整的詮釋,所以多一種觀點,也就能多認識這個社會一點吧!
未來出路
        我想這個問題大家從剛進來到出去都會一直有的,對於這個問題我想我有點狡猾,因為我並不把在這裡所學的當成未來工作主要的籌碼,而是當作處理事情或參與決策時的作法。我個人的看法是,除非走學術路線,否則我會鼓勵大家將在人社所學的觀點作為一種中心思想,再來去接觸其他自己感興趣的領域,雖然有可能會比一開始就加入其他領域的人辛苦一點,但我相信一定能比別人多看到一些別人看不到的地方。

2011年4月23日 星期六

Apr.2011 理想與經驗的追根究柢--- 社會學程 x 哲學學程


˙人社12 張淳森
人社系一大特色為由九個學程組成為,同學必須在其中任選兩個學程,一主修、一副修。各個學程之間的排列組合能迸發出許多的可能性、知識的火花。
想當初在各個學程之間的抉擇,真是讓我難以取捨,哲學、歷史、社會學和語言學都讓我很嚮往;另外,我在大二、大三以後也漸漸對人類學、政治經濟學程產生了興趣。不過,我最終選擇了哲學和社會學,這個妙到極點的組合,使我在人社系三年的學習過程當中都充滿了熱情和快樂。
哲學是幹什麼的呢?從它的三大主幹我們可以略窺端倪:形上學,處理關於什麼是「真正的存在」的問題;知識論,我們真的有知識嗎?什麼是知識?;還有倫理學,一門企圖為人類行為找到一個準則,使行為的「對錯」有合理的判準。簡單說,哲學總是追根究底,它挑戰你所有習以為常的信念〈例如,說的誇張點,當你每天早上打開家門向外走時,你正在演練對於「地板真的存在」的信念〉,並且企圖用人類所謂的「理性思考」能力重新探究它們,而找到「真理」。
社會學和哲學一樣的「追根究柢」,不同的是,它是建立在經驗世界的探索,而不是理性純粹思辨之上。社會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讓我們看見了「社會」。社會不是個人的集合,它更像是個人集合的公約數;換句話說,當一群人聚在一起,那絕對不是1+1=2的概念,人們會產生「化學變化」,生出諸如文化、制度等等的東西。社會影響著人的思想和行動,但我們卻難以發現它的存在。多虧了社會學,我們可以對社會進行研究,從而也就對「人」有更深的認識。
說到這裡,你大概會覺得,這樣的兩門學問湊在一起,能產生什麼火花呢?就讓我來談談我的心得吧。前面說過,哲學總是用理性思辨處理問題,因此,大致上可以說,哲學家唯一普遍承認的命題就是「理性思辨是通往真理的道路」。但是,透過社會學的洞見,我能夠意識到人類的思考方式其實也深深的受到社會的影響;同時,我也能夠運用我對社會的知識,來反思哲學論辯中那些太理想、太純粹的模型。
而當我學習社會學時,哲學對我也有所助益。社會學是一門「科學」,它必然是建立在更多的預設之上的〈例如科學家從不考慮這個世界會不會只是一場「駭客任務」(虛擬世界),其實,誰知道呢?〉。透過哲學的懷疑精神,我能夠更敏銳的審視我的社會學知識,檢討其中的預設、形式、方法等等。
說了這麼多,或許你不能完全明白我在說甚麼;但是,如果你還不知道你的志向何在,那麼就歡迎你來清大人社系,體驗一場遨遊於多重學問中的冒險之旅!

2011年4月22日 星期五

Apr.2011 在過去與現代之間游移--- 歷史學程 x 人類學程


˙人社11 蔡佳勳
        我從小就對歷史充滿興趣,在國中就決定以後要念歷史。國中基測的時候考得不錯,就不考第二次了。班上其他同學繼續努力拚第二次基測,但我仍然和我的同學們一起念書,只不過我念的是「課外書」。當時,充滿閒情逸致的我,跑去找歷史老師要書看,我問他「有跟日本歷史有關的書嗎?」我當時對日本戰國充滿興趣。我的歷史老師拿給我一本書,她說:「這本書他講很多關於日本人的文化和性格描述,很好看。於是,啃著教科書的水生火熱考生旁,就多了一位眉頭深鎖、臉上充滿疑惑的中學生,他眼前的書是菊花與劍。六年後,我才在人類學思潮課堂中,真正認識菊花與劍以及它的作者,Ruth Benedict,露絲.潘乃德。
        這是歷史學和人類學在我生命中的一場「誤打誤撞」。
        大學之前,在「興趣」一欄,答案一定都有「歷史」和「觀察人類」。只不過到大學才了解,原來「觀察人類」是人類學為學的一個主要方針。陰錯陽差來到清華人社,想不到竟然意外地讓我的興趣變成學識,而且兩個興趣一次滿足。在人社系的課程中,雖然歷史學的課程有點少,但這裡讓我可以在四年內接受歷史學和人類學的訓練;一個禮拜中,不斷地在不同學程的課程教室上課,換了空間,往往就換了思考。在人類學的課帶著歷史學的腦袋上課,需要對單一學科認識夠深刻,而且有辦法在不同學科間的藩籬跳躍,才有可能讓不同領域的學科有對話的機會。
        在我的經驗中,這種對話的次數很少。僅在一次的人類學作業,以口述歷史的方式,從現存的人物口中,經過聲韻化的人生經歷,了解過去歷史的一小部分──屬於他們自己的過去。歷史學和人類學之間的關係,它們之間有很多相異點,但在我眼中認為,它們都是對於「人」以及「人類過去」的認識方法。歷史學的展示寄託文獻和物體,人類學的體現源自文化和口語。在歷史學中,我看見現存人類的過去;在人類學裡,我見到過去人類的生命遺跡。
        歷史學和人類學是我認識人類座標圖上的縱軸和橫軸。它們尚未在我的知識領域裡結合,但已存在於對世界的認識之中。

2011年4月21日 星期四

Apr.2011 文學與創作學程簡介


˙石婉舜(台灣文學研究所/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合聘助理教授)
  文學與創作學程(簡稱「文創學程」)由台灣文學研究所(簡稱「台文所」)主持規劃,已自99年度秋季正式開辦,成為院學士班四項副修學程之一。學程旨在培養、增進學生對現代文藝的鑑賞批評及創作能力,同時透過多元的課程規劃,鼓勵學生走到戶外,關心地方文化、社會問題與弱勢族群,並藉由文字、戲劇或影像的形式,積極介入公共事務並參與社會議題的討論。
  在必選修課程的設計規劃上,「文學與創作導論」屬於班訂共同必修的選項(四選三),也是文創學程要求的先修科目。通過必修科目「台灣文學史」的學習,學生將對臺灣文學的重要內容以及文學生產和時代的關係,產生脈絡性的認識與掌握。在選修課程的設計上,包含兩大類課程:一為基本文類的賞與習作課程,如小說、詩歌、散文與戲劇等;一為強調社會關懷與取材在地人文風景的實作課程,如報導文學、鄉土書寫、生命史、戲劇與社會、電影與視覺文化等。同學必須在上述課程中至少修滿15學分,方可取得副修學程的資格。
  台文所支援文創學程的師資除了在學術研究上各有專長之外,多具有創作或批評的實務經驗,並曾獲得全國性的詩歌、散文、劇本、文學評論等重要藝文獎項,學生可望在優秀師資的指引輔導下,開發觀察力、感受力與想像力,並在紮實的課堂訓練中,磨練出一枝具有個人特色的健筆。如同養成一位麵包師傅的手藝般,主修學程培訓生產製作麵包必備的專業技能,副修學程則是磨練其添加風味的功夫,讓用心烘焙出爐的成果更具吸引力、更具賣相。
  在未來生涯規劃方面,同學若在修習副修學程之後產生深入的興趣,甚至準備進一步深造而報考與文藝理論或創作有關的研究所,便可在學程老師的輔導指引下,至外系或外校選修或旁聽相關必要課程。另在求職方面,同學更可將觸角延伸至出版、文化、地方文史工作、新聞編採等相關領域。

2011年4月20日 星期三

Apr.2011 文化研究專業研究淺談 


˙人社11 蘇匯文
        在文化研究學程中我所修習的課程與學弟妹們可能有著不小的出入,以下分享一點我個人眼中的文化研究學程供大家參考囉!
  「文化研究」學程此四字是個聽起來讓人感到空泛且摸不著頭緒的名稱,究竟這門學科是什麼?這個最基本且簡單的問題對我來說可能是修習文化研究學程最需要被了解的。其實這個學程範疇相當廣泛,劉人鵬老師所開設文化研究導論這門必修課一學期的課程修習下來,就可以知道其實文化研究牽涉到了我們所知悉的社會、人類、心裡、歷史、藝術學等眾多領域,因為這就是所謂的「文化」,只要是人文社會之中所發生得無論是過去、現在、未來都是可以被研究及探討的,而此學程著重於訓練建立個人的批判思考能力。
  也因為其廣泛,時常會有人詬病此一學程的專業性在哪裡?套一句我所敬愛的鄭聖勳老師說過的一句話,也許用字不完全正確,但其本意為:「能夠選擇自己所喜歡的課,難道不好嗎?」,在過去我們已經被拘束的念了起碼十三年的書,到了大學該是選擇念自己所愛。此外,文化研究學程本身的開放性會讓人的視野更加廣闊,看待任何事件的角度不會被拘束在某一視角內,能夠擁有這樣的環境選擇自己喜歡的議題對我而言是幸運且真正充實的,這也是文化研究學程創立初衷,能夠從多元的角度而非單一學科的眼光去分析事件是此一學程範疇之所以如此廣泛的原因。
  在過去的文化研究學程中所擁有師資不如現在這般充足,曾經有一段時期文化研究學程被戲稱為陳傳興老師學程,但陳老師所開設的的電影分析、精神分析的課程也的確讓我深深著迷,再也找不到一個用這麼特殊且具強烈的衝擊力的角度去看佛洛依德精神分析理論的人了,而老師的博學多聞也著實讓我尊敬,就如同在BBS選課版上許多學長姐所說:認真上陳老師的課可以學到很多,較可惜的是在這一學年陳傳興老師因為身體不適休息一年,所以大一、二的學弟妹多數未上過陳老師的課。不過現在的師資越來越充足,面向亦趨向多元化,大家可以依據自己的興趣選修課程。
  文化研究學程擁有著跨領域的特性,未來的出路當然也是相當廣泛,從文化工作者(文化產業)到學術研究、教學都是此學程的相關職業,無論未來選擇走哪一條路都必須再下過一番苦工是必然的,然而最重要的是你能夠選擇自己所喜愛的領域發展,而這也是人社院學士班的創立初衷。還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在哪裡嗎?在文化研究學程中的碰撞也許可以讓你激發出燦爛的火花=)

2011年4月19日 星期二

Apr.2011 通識疑雲:怎麼那麼多人社的通識課?


˙人社13 陳 其
  「為什麼有這麼多人社的課程是通識課?」這也許是許多人社同學心中共同的疑問。這個問題,也許只在選課時浮現了一下,因為要算自己的通識學分,就會特別注意哪門課是通識、哪門課不是,選完課問題隨即消逝。但這個問題並非就此打住,例如在系必修的課堂上看到許多外系同學來修課,可能又會讓人想到這問題,甚至進一步地問:「為什麼這些課要支援通識?」
  本報導所要追蹤的是「為什麼這些課要支援通識」這個問題,其中訪問了讚哥(李丁讚教授)、人社院各系辦、一些修讀理工科系的同學,並以訪問所得到的內容作為回答這個問題的依據。
為什麼要支援通識?




(A)
HSS開課總數
(B)
系定必/選修
(C)
支援通識之系定必/選修
(D)
支援通識之各學程必/選修
95學年度上
36
8
6
4
95學年度下
35
7
7
3
96學年度上
29
8
6
0
96學年度下
37
7
7
15
97學年度上
32
6
4
16
97學年度下
34
7
7
9
98學年度上
39
7
6
14
98學年度下
36
6
6
11
99學年度上
40
6
5
16
99學年度下
46
8
8
14

  上表整理自部分歷屆開課資料,除了95上的資訊系統應用(下簡稱資應)、批判思考(下簡稱批思);96上的資應、批思;97上的資應、社科導;98資應;99台啟這些課外,其他的系定必/選修都是支援通識課。另外,各學程的必選修課程,也近乎半數是支援通識課的。
  為什麼必修課要支援通識?讚哥認為,一方面人社的必修課具有導論的性質,尤其大一、大二的必修,是用以引領對相關領域還不熟悉的學生進入這個領域。就此而言,其實不論是人社的學生,或是外系的學生,其起始點是一樣的。二方面,則牽涉到最初人社成立的理念,支援通識除了要補足清大人文社會領域之不足外,同時也能讓系內學生於課內「走出去」,與其他人發生碰撞,而非僅在專業領域內鑽研。
  也因此,支援通識課的課程不僅是系定必選修,其他學程的課程也是如此。但基於上述的第一點,通識課的範圍僅只有專題課程,或其他導論性課程,如台灣農業問題。至於技術性、理論性的課程就不會支援通識,如各學程研究法與理論的課。
專業性的問題?
  有同學問到,會不會因為外系的同學來修課,而使教授減少授課內容,接著導致系內修課的學生權益受損。讚哥認為,當然不能因為支援通識而減少課程的內容,這有賴開課教授的把持。即使真有需求,也可以用其他的方式來代替減少課程內容,例如減輕外系同學文本閱讀量、報告次數等。
  至於較有難度的大三必修社科導與人科導,為何也支援通識?讚哥表示,不可否認這些課有一定的難度,但也不應為此而排除非常有興趣修課的外系同學,且就教授觀察,通常修社科、人科導的外系同學,其表現並不比系內同學來得差。
  因此,固然有課程專業性要考量,但只要開課教授能夠把持課程內容的豐富度,修課的同學能夠認知課程性質(是人社的必選修),基於通識課的理念,支援通識課並沒有壞處。
人社院的補助金費少?
  曾有同學提出「文本,是人社院同學的實驗器材」,對比於理工科同學的實驗設備,人社的文本是否也應受到更多的補助?但這個問法忽略了學雜費的差異。理工科同學每學期在「雜費」上,比文科的同學高出約六千元。雖在註冊單上沒有明寫是哪些雜費,但應可推測為實驗室的器材費。另外,據理工科的同學表示,課堂上只有單張或小疊講義不必自己出錢,但若是成冊的印刷物,還是要自己出錢,沒有補助。

  這個問題是緣自於通識中心對通識課的補助──只要是通識課,皆無限補助其印刷費。反之,非通識課一堂課只有一千元的系上補助款。因此有不少系上的同學覺得,會支援這麼多通識是因為課堂經費補助的問題(反映到人社院整體接受的補助較少)。但訪問結果指出,會感覺人社院補助較少的原因,是出自人社院同學的「雜費」部分,本來就繳得比理工科同學少得許多,因此尚稱不上有不公平的事情。讚哥也認為,有沒有經費補助實不是決定是否要將課程支援通識的第一考量。

人社的課,人社的要求

  這學期初在楓橋選課板上,有同學反應一門由人社開出來的通識課過重,文本與報告都很多,實在不是一門通識課該有的重量。但實際上,這門課的確不是為了通識而開的,這門課是歷史學程的選修,只是支援通識。

  為了避免這狀況再度發生,筆者正與讚哥討論,擬在選課系統中,各個系上有支援通識的課程加以說明,供選課的同學參考其課程性質,以免同學對通識課的期望與課程本身落差太大,造成每學期同樣情況都要重複上演。

  最後,作為開課的對象、修課的人社同學,雖然「要求課再重一點」聽起來不太符合民情,但我們確實應該要注意「課會不會稍微輕了一點」這件事。畢竟修課是系上同學的權益,如果一門課的豐富度沒有達到一定的程度,沒有達到一門作為專業課程的紮實程度,不論是否因為支援通識課,同學們都應該反應,爭取自己應有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