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4日 星期六

《試刊號》§ 如何讀好一本書?

◎魏揚/撰文

這個問題,看起來相當普通,然而卻又有多少人真正思考過問題背後的意義與可能的答案?身為一個大學生,尤其是人文與社會學科的學生,我們整天接觸的不外乎是一疊疊文本,一套套理論,然而又有誰真正地:真正讀好一本書?

理論讀書會,正是這個問題得到回答的地方。理論讀書會的形式通常是由幾個研究所的學長姐帶領大家,每次花兩到三個禮拜的時間,確實且扎實地把一本理論書籍給讀好。不只是讀完而已,而是讀好。

「讀好一本書」,這個問題所指涉的既是字面上的意義:確實把「一整本書」讀完,掌握「一整本書」所包涵的完整概念、推論、章節關係,而非零碎地啃讀節錄、引用或是二手資料的斷簡殘篇。同時「讀好一本書」也代表「讀到書本以外的東西」,不是把一本書從第一頁翻到最後一頁就是讀完一本書,閱讀更要延伸至文本以外,例如說作者的核心關懷、作者寫這本
書的時代脈絡、作者在學術界之中的社群關係等等。正都是「理論讀書會」的核心。

在過去一年中,理論讀書會分別讀過Marcel Mauss的《禮物》、Marx Weber的《基督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Benedict Anderson的《想像的共同體》、Norbert Elias的《文明的進程》,目前正要開始閱讀Michel Faucoult的《規訓與懲罰》。

這些著名的理論經典在整個人文社會學科領域中總是不斷地被引用、參照、挪移與再詮釋,身為具人文社會關懷的大學生,對理論經典的接觸絕不能只停留在對於二手資料(後人的再詮釋)的閱讀,或這些理論的某幾個章節段落。我們勢必要從經典本身的閱讀開始,確實進入理論家們的行文特色、辯證脈絡、歷史文化背景,感受不同理論家的不同文字風格與推論方式,如此才能將「理論」與「理論家」作結合,將「理論」與理論家的「核心關懷」、「學術社群」作結合。

理論讀書會的學長,社會所吳彥明曾說「不要用選課代替閱讀」,這樣的建議結合了「如何讀好一本書」的核心問題,其實正是理論讀書會所希望帶給同學的:一種新的閱讀態度上的認識論與方法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