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9日 星期二

科博會特刊 你知道人社院學士班是怎麼蹦出來的嗎?


你知道人社院學士班是怎麼蹦出來的嗎?
◎邱博楷  人社13
「人社系」的籌備
  2002年,經由清大人社院內眾研究所內教授之多次商議,以及通過校方、教育部的核准下,籌備歷時三年的人文社會學系(目前為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招收了第一批學生人社系的創立,是1999年時擔任人文社會學院院長、現任職於清大社會所的周碧娥教授於任內提出的想法。系所主要宗旨包含延後分流、學習多元和自由:延後分流即是指大一、大二時建構學生在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科的知識基礎,直到大三、大四再決定自己的專業,這樣的做法可培養學生多視角的思維方式;而「學習多元和自由」強調系上學程的自由開放,從創立之初即有八大學程(哲學、歷史、社會學、人類學、語言學、政治經濟學、性別研究、文化研究),一直到現在都有更加朝向寬廣的學習空間的趨勢。
  「人社系」是高等教育理想初衷與現實考量下所結合的超越傳統的大學教育制度。人社院在人社系設立之前,人文社會學院已有許多研究所設立,如社會所、人類所、語言所、歷史所等,各個研究所對於自身系所的完整性有更基本的要求;因此下探至大學部的設立,對於醞釀學術能量與栽培學術人才來說,十分重要。而國立大學若要成立一個新的系所(不論其制度),兩前提為教育部的許可、政府經費的撥劃──面臨教育部經費短缺的狀況之下,各系所相互商討與討論後,決定聯合成立以整合人文學科與社會科學兩大領域為主要課程的大學部教育體制,其師資由各研究所支援,此外,此系統所開放的師資名額則平均地劃設在各研究所中。這樣的規劃基於大學法的限制,命名為人文社會學系。
  作為一個在大學體制下具有突破性的制度,籌備過程面臨現有社會脈絡的阻礙;比方說,由於清大一向重視理工的風氣,人社系的設立曾受到校務會議的反對,其原因在於通識中心與人社系教授兩者的理念有所差距。由於通識中心在當時的清大大學部是傳授非理工專業知識的主導單位,當時的通識中心認為通識中心所聘請的教授也可以開設人社院學士班的必修課程,研究所的教授們則認為應以專業學程的培養精進為主。而最後三方(包括校方)的妥協則是,人社系的部分必修課程必須被開設成通識課程,以供外系學生承認通識學分。另外,在當時大學法的規定之下,人社院學士班的課程規劃並不符合傳統系所應有的框架,故引發爾後的待觀察評鑑結果以及系名更改等事件。
課程規劃與改革
  人社系以往的課程設計鬆散而多元,專業選修學程從八項中擇兩項,各18學分,另外自由學分則高達24學分。這樣的實驗性設計所強調的是學生的修課自由,認為學生自主的學習力能夠從系上寬鬆的架構中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並朝著自己興趣前進。課程內容方面則是循序漸進地深入,教授們以啟發性的上課方式教導學生,使得學生建立獨立思考與多元批判的能力。學生們的畢業出路層面非常廣闊,除於專業領域內進修國內外各大研究所之外,也多以跨領域的姿態呈現,如景觀設計、藝術、學習研究等,甚至是理工系所如資工、物理。
  2008年,97學年度系所評鑑中,清大共有六間系所被評鑑為待觀察,其中也包含當時的人文社會學系。此評鑑制度過度重視傳統系所的框架,如專任師資的制度完整性、專業課程規畫的緊密相關程度等,忽略人社系理念中多元學習與跨領域專業的創新課程規劃。就師資部份來說,由於是由研究所師資支援,故實際上開設之課程可謂五花八門,反而修課人數過少、修課時間相撞等成為學生選課考量與系辦開設課程會遇到的問題。儘管評鑑制度的僵硬與落後,評鑑結果仍給予清大人社改革的動力與空間,而改革於社會所李丁讚教授擔任系主任時完成。
  首先是課程規劃上的改革,由於質疑專業必選修的學分僅18學分,似乎不足以被認可為一項專業。部分教授們也認為18學分並不能夠讓一個學生在其專業領域中習得完整的專業知識,遂決定從制度上的改革來解決問題。於97年度之後入學的學生,其專業必選修分成主修與副修兩大部分,主修課程提高到至少30學分,在八大學程之中可選擇其中五個做為主要學程(社會學、哲學、人類學、歷史、政治經濟學)。課程設計上的改革對於人社系課程的完整度頗有貢獻,在師資上可獲得更多的協助,學生們也能夠在基礎上更深入其所嚮往的專業領域,擁有更縝密完整的學問知識,同時在畢業後因為基礎更加穩固,而能夠讓跨領域的範圍向上伸展。從跨領域再到跨領域的學習框架,讓就讀人社院學士班的學生的未來總是充滿著無限可能。
「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的誕生
  系名的改變是在大學法法案修正之後。當時清大各學院紛紛成立了以跨領域學習、雙專長、延後分流為宗旨的學士班,為順應校方強調跨領域專長學程的潮流,人社院也在人社系之外成立了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習稱為人社院招),其架構與當時的人社系差異甚大。人社院招的學生在大二時正式分流至人社院其他系所:人社系、中文系、外文系。但導致的結果是系所選擇的嚴重失衡,再加上三大系所課程設計相距有段距離,學生修習的課程過於雜亂,與原本延後分流的美意相違背,但此分流形式與理想的架構正是人社系早就具備的。人社院招遂於招收第三屆後停招,而人社系順勢也更名為「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面對社會觀感與疑問時,這樣的名稱相較之下更符合人社系的本質。對此,學生們的意見不一,部分同意改名的觀點,其他部分則認為這是一種體制上的服從。
  另外,在更名人社院學士班的同時,學生人數從原有之一班規模擴增至兩班。除了可以正向解決部分課程修課人數過少的問題,也能夠為研究所提供更豐沛的學術能量,並刺激建造新的系館以提供更完善的上課環境。
  課程內容方面也有所改變,於98學年度下學期成立第九項學程「文學與創作」,主要是由台灣文學研究所師資支援,給予學生更多樣的選擇。而人社院學士班中所稱的副修,現在也可以比照科管院學士學位學程的第二專長制度,修習外系的課程作為第二專長,如法律、計量財務、生命科學等,制度內的改革使得學習更加多元而自主。除了成立新的學程以強調多元角度視野之外,更重要的是貼近週遭社會現實。如原本的必修課「現代國家與社會的形成」改為「台灣與現代國家社會」,從貼近我們自身的現實社會中找到熱情與動力,並從中實踐知識。
未來展望
  人社院學士班的課程規劃一向與現實考量緊緊相連,畢竟實現理想並非易事,李丁讚教授表示,目前人文社會學院正籌備設立政治學研究所,未來不久人社院學士班可望出現第十個學程「政治學程」。而空間規劃部分,校方於近日已開始著手計畫人社二館的籌建,對於即將面臨空間不足的人社院來說不啻是打上一強心劑。
  未來人社院學士班仍朝向學習自主多元的目標前進著,延後分流的機制與興趣導向學習讓不少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道路上受惠良多。目前人社院學士班已有九大學程可供選擇,另外第二專長的寬鬆許可也讓四年大學生涯激發出無限寬闊的道路,正所謂「學海無涯」,在時代快速變遷的時勢下,人社院學士班之能廣能深的學習地圖與多角度的批判思維將會是對鍾愛人文社會學科的學生之最佳選擇。

特此感謝:人社院學士班辦公室孫立梅秘書、人社院學士班專任教師張旺山教授、人社院學士班系主任李丁讚教授、社會所教授周碧娥教授、歷史所碩二李立凡、社會所碩三杜欣霏、畢業校友黃令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